德来颂律所律师主页
德来颂律所律师德来颂律所律师
留言咨询
德来颂律所律师亲办案例
股票群投资电影被骗怎么办?投资影视上当能报警吗?
来源:德来颂律所律师
发布时间:2021-05-24
浏览量:986

电影份额转卖,也是这几年才被大众所熟知的,因为各类现象级的电影票房不断刷新历史最高,赚钱的呼声也络绎不绝。高光的背后总是黑暗面,电影份额转让开始盛行,很多人为了赚快钱,开始盯上电影投资行业。通过信息差的不对等,将电影份额转卖给普通投资者,投资者看到电影公司是正规的,还是打款到对公账户等等,都对此深信不疑,但是买到手之后,却发现买了个烫手的山芋,退也退不掉,上映之后又亏得血本无归。面对这样的事情,最难得还是投诉无门。


1、虚挂明星,伪造合同,利用虚假项目行骗

这类项目一般都在网上能查到一些新闻发布会的信息,甚至明目张胆宣传XX明星加盟,而且会给投资人出示跟明星或者头部公司的签约合同(不会允许拍照的,所以投资人留不下任何证据)。但事实上,这些项目可能八字都还没有一撇,等筹到钱就去筹备,筹不到就换一个继续筹。


2、利用虚假“联合出品”进行行骗

有些公司在网上宣传自己是联合出品,甚至在“猫眼专业版app”里查询是很多影片的“联合出品”,看上去已经是行业内资深靠谱的影视公司,但在实际影片的正片中,却很诡异地“消失”了,并没有这家公司的身影。

这并不是说猫眼专业版上显示的出品方不真实,而是某些公司实在太狡猾。他们之所以显示为“联合出品”,是因为确实能够提供跟出品方签订的投资合同,但合同一般是有账期的,所以签完合同但最终未必会真正支付款项,某些公司正是利用这一点进行虚假宣传,开展行骗活动。

因为有网上呈现的信息做误导,又有跟出品方的合同在,这样的骗局非常具有欺骗性,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很容易上当受骗。


3、以《普法栏目剧》名义诈骗或售卖各种热门影视项目版权份额

骗子盯上《普法栏目剧》,是因为大众对“普法栏目剧”以及央视的认知度。现在,骗子们盯上的已经不止《普法栏目剧》,而是所有正在筹备或者即将上映的各种热门影片。任何一部热门电影,都可能成为诈骗的工具。

这些项目可能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,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私刻公章、伪造合同,而且往往信口开河,承诺保底,如果票房不达预期将无理由回购。


4、设立“影视投资平台”,作为理财产品进行诈骗

这两年,“影视众筹平台”“影视理财平台”崩盘倒闭,组局者卷钱跑路的情况,时有发生。这些平台以超短周期高收益甚至保底收益来诱骗投资人,甚至保证“投资没有任何风险,平台准备预备金,由第三方太平洋保险公司100%担保”。

这样的诈骗套路,成本几乎为零。只需要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app,几个项目PPT,短短两三个月,就可以完成整个圈钱过程,对投资人进行快速收割。而且过几天换个网址换个app,继续行骗。


5、传销式卖电影票,享受票房分红

有的项目会在上映前跟直(传)销或者微商组织合作,鼓励成员“认领电影票销售任务”,享受票房分红。这种“传销式”任务式的卖票机制,最终只能成为底层人员内部的狂欢,而这场狂欢背后,还是所有参与成员的集体买单。


6、以卖衍生品的名义卖票房份额

卖产品不违法,但卖电影分红权益,卖票房份额,就涉嫌违法。于是就有机构通过“卖衍生品-赠积分-积分兑票房”的模式来规避政策。这样的情况下,即便影片最终不能上映,骗子也不负任何责任,而用户就相当于拿投资款买了他们的衍生品。


7、溢价出售份额,寻找“接盘侠”

其实,即便不是骗局,影视行业对于外行来说,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。好的项目各家大公司都在盯着,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,更不可能有投资份额流出。那些有投资份额流出的项目,即便不是伪项目,票房份额转让过程中,都存在着多层溢价转让、推介人员鱼龙混杂、甚至票房对赌等乱象。


以上内容由德来颂律所律师提供,若您案情紧急,找法网建议您致电德来颂律所律师咨询。
德来颂律所律师专职律师
帮助过96好评数0
  • 办案经验丰富
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金融港四路
LAWYER INFORMATION
律师信息
  • 律师姓名:
    德来颂律所
  • 执业律所:
    湖北德来颂律师事务所
  • 职  务:
    专职律师
  • 执业证号:
    31420*********831P
CONTACT ME
联系本人
  • 服务地区:
    全国
  • 地  址:
   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金融港四路